選邊看《哈姆雷特》 享受窺探抽離

選邊看《哈姆雷特》 享受窺探抽離

  • 2012-11-05 01:09
  •  
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 

  • 【汪宜儒/台北報導】

     《哈姆雷特》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四大悲劇之一,主人翁哈姆雷特的現實經歷、心理與精神狀態,素來都是創作者再行詮釋的好題材,小劇場學校新作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就是以此為本,作品將以父王、母后、哈姆雷特與奧菲利亞為主題,劃分四個舞台,觀眾入場必須選邊看,在只有四分之一視角與鄰近區域台詞互相干擾的情況下,重新感受《哈姆雷特》的特殊情境。
     成軍兩年的小劇場學校,由前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的團員溫吉興、王瑋廉、林文尹、張吉米等人成立,主要透過分享、交流的方式傳遞劇場經驗,同時發表實驗性的創作,這次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特別將觀眾席置於舞台中央,同時以布幕切割成四個區塊,十三位演員則分組繞著觀眾席進行演出。視覺上,觀眾只能選擇觀看一個角度,但在聽覺上,因為四個區塊靠得很近,兼具窺探及全盤掌握的趣味
     擔任編導的林文尹肢解原著的敘事邏輯,將台詞重新拼貼,讓四個視角各自獨立又互為呼應,像是父王鬼魂的呢喃,呼應哈姆雷特的幻想,母后對於情慾的渴望,呼應奧菲利亞對愛情的想像。此外,林文尹也刻意錯置角色,讓中年女人扮演國王,讓青春少女飾演哈姆雷特,讓觀眾享有一種抽離、恍惚之感,試圖營造出《哈姆雷特》主人翁的精神斷裂感。
     透過這種「聽得到全部,卻只看得見一個角度」的演出形式,擔任製作人的張吉米認為是一種現實生活的反射,也是真實人生的樣貌。他說,現代人處於資訊爆炸時代,看似什麼都可以接收,實則早已採定自己的角度,他以臉書(facebook)舉例,「每人都可接收到別人的意見消息,但看或不看?早是取決於自己的立場。」
     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將於九日至十一日,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二樓演出。

[演前預報] 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

時間:11月1日21:00
地點:牯嶺街小劇場2F
記者:張輯米

 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這劇名很難懂,但是其實看完戲之後,就會知道,原來每一個詞語都是這部戲的特徵。先說琵琶,其實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。哈姆雷特便是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,而鋼筋則是較為抽象的,整部戲雖然沒有鋼筋,卻充滿鋼筋的感覺。好像把哈姆雷特這個人的骨頭便成了鋼筋一樣,還帶有一些鏽蝕。

再者,這是一齣「資訊焦慮」的戲,不太能以看一般舞台劇的狀態來看。觀眾們像是一群進入哈姆雷特美術館的觀光團,一群靜止死去的雕像活了起來,開始回到哈姆雷特精神分裂的腦內世界,是腦內喔!!

知道哈姆雷特故事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徹底的復仇悲劇。基本上我覺得知不知道哈姆雷特的劇情似乎不是太重要,因為,創作者已經全部把它們拆得身首異處,就像是DM上面看不到完整的人是一樣的。不過如果知道哈姆雷特的劇情,再看這部戲又會有不一樣的感覺。

所以在這裡稍微說一下這個故事。丹麥國王突然死去,國王的鬼魂告訴哈姆雷特,叔父為了篡位而毒殺了他,且再娶了母后。哈姆雷特為了復仇而與愛人奧菲莉亞分開,而且還誤殺了她父親,導致她發瘋落水溺死。最後母后喝了毒酒而死,哈姆雷特則殺了叔父,自己也中毒而死。

一句話來說,就是哈姆雷特為了復仇,讓全部的人都死光光了。

看這部戲最大的注意事項是,不能遲到。因為觀眾席與舞臺很特別,所以一旦開演之後,就無法放任何人進場。此外,坐第二排視野會更好。

演出日期:11月2、3、4、9、10、11
演出地點:牯嶺街小劇場2樓
演出資訊:小劇場學校

友人彈琵琶–莫子儀


學生時期莫子儀就與林文尹合作演出,參與《哈姆雷特的最後一夜》,那是林文尹第一個莎士比亞的作品,兩人因此成為影響彼此生命的好友。這次,邀請他聊聊當年的戲,以及「如果我可以看見事物的全貌」。

莫子儀
《哈姆雷特的最後一夜》沒有本,兩個演員從頭到尾只說了兩句話。第一句是"阿爸!",第二句是"奏哀樂"。文尹是在表演、劇場、創作和面對生命各方面都影響我很深的一位朋友。排練《哈姆雷特的最後一夜》時,文尹試著從情緒結構來解析角色和文本,將《哈姆雷特》中主要角色的情緒和狀態抽解出來,除去文字和戲劇動作,加入符合角色情緒和狀態的元素,延展、濃縮、變奏後再重新建構。

文尹的創作,是我心目中那美麗,殘敗,脆弱,浪漫,憤怒,戲謔又充滿生命力的星球。


如果我可以看見事物的全貌
也許,我會過得比較快活。
也或許,我會失去力量和勇氣,無法生存下去。
也許這是上天給人類最大的恩惠;我們以為知道生死,知道無涯,知道一切終會消逝,但永遠看不清世界的起始和盡頭,和它無解的奇蹟和力量。
於是我們可以在已知裡擁有希望,創造力量,相信信念和夢想。
在被擊垮,失去信念,對未知充滿恐懼時,仍能有所依靠,擁有救贖,並可把自己交托給那人類永遠未知的世界和力量。


莫子儀
演員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17屆畢業,主修表演。1996開始參與劇場與影像演出至今。近期演出:《膚色的時光》、《國樂情人夢》、《請聽我說》、《迷離劫》等等。

友人談琵琶–黃郁晴


我們都希望能預知未來,都希望能成為全知的人。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是一場超經驗的劇場實驗,製作團隊要將您完全隔絕起來。四週發生一切的事情卻不會全在你眼前發生,顛覆過去看戲的經驗,像是聽了一場現場演出的詩劇。

因此,我們找了春眠的導演黃郁晴,說說「如果我可以看見事物的全貌」:


九月,春眠在北京。回台灣前的最後一天,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的導演文尹去了長城。他說,之前沒去成。編劇簡粒、演員安原、我、北京瓢蟲劇社的朋友申源一起去了中央美術學院晃晃。校園裡有一種樸拙簡約的力量,對照到連日來趕著演出的氣氛,腳步終於緩了下來,這才有了「在某處」的實感,或者,不真實感。有一棟建築物特別吸引我們,是美術館,有彎彎的牆,適合靜靜朝它走不說話,我們看了一會兒,然後發現沿著牆,整棟建築被一道小溝包圍住,溝裡沒有水,但有石頭。再更仔細看會發現好些個石頭上都有字:心想事成。央美等我。到此一遊。等等。有的署了名,註記了日期,有的還留了電話。
「搞半天是座許願池吶!」大夥兒笑著。申源說他在學校這麼多年還從不知道。
拿起一顆石頭,這條沒有水的小路在瞬間凍結了無數個瞬間。
你還有再來過嗎?你考上了嗎?還有你,你想的是否通通都已實現了呢?
有時候,經過這樣一條路,我希望做的只是擦肩而過就好。


黃郁晴
1985年生,基隆人
現為北藝大戲劇系兼任講師、台大話劇社指導老師
近期導(演)演(員)作品有:《春眠》、《妳變了於是我》。


寫在票被秒殺之前

文字 / 鄭智源

小劇場學校是由各行各業的人類所組成的身體學校,有上班族、藝術家、基督徒、外文系學生、影像工作者、芳療師、高中生和做劇場的。特意以這群業餘的身體、背景來自四面八方的身體,來詮釋莎劇第一大悲劇的《哈姆雷特》,並以刻意的角色錯置,讓中年且體型龐大的女人來扮國王,讓美少女演哈姆雷特,再加上單一角色又各自不斷的自我分裂與異向繁延(「奧菲利亞」可能是個二女一男的小型表演戰隊)這場精神雜交的分裂派對在整個不斷調度流動的場域中,企圖在莎士比亞的繁複文藻之下,利用非主流身體的實驗與展示,恍惚脫隊般地殺出一條當代哈姆雷特的身體僻境寓言。

2009年的台北藝術節《偷窺哈姆雷特/歐洲之屋—哈姆雷特之無言序》,在舞臺上造出三層樓的屋景,藉由偷窺的概念,冷厲的實境出現代哈姆雷特近乎抑鬱窒息無事可生、無以聊繼的日常切片。在小劇場學校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裡,觀眾直接被放入《歐洲之屋》屋子裡面,除了狹小空間的臨場感外,還有與人身怪物們0.5公尺的貼身距離。如果說你的想像,是零距離窺視哈姆雷特、奧菲利亞、國王、母后的生活現場,事實上我們比較像是直接闖入了無盡排演《哈姆雷特》、永世不得超生的歌隊後台。伴以不定閃現的電子音樂,在《哈姆雷特》這棟建築裡,封閉已久的鋼筋群,將重顯聲權。

整個演出被硬生生隔裂成四塊,沒有人可以完整的看完這齣戲。

四分之三的瘋狂景象將在你毫無所知的看戲當下,在你四周同時發生。

並且永不間斷。

四個區塊的表演全部打開讓你一次滿足看透時,這齣戲的張力反而沒有那麼完整、震撼。反而,在有意識的阻絕之下,企圖遮蔽起來的事件與現場,會比在全知觀點時,讓感官更易感染及擴散;《哈姆雷特》眾多事件現場字句行動,將更具幽微、暴力的「絃外之音」。這是一場觀眾越盲目,越興奮的龐大實驗。並且完全無法想像演出情況,需要人在現場,一次難得的怪異莎劇看戲經驗。

戲散之後揮之不去的是,近乎神經質的動員陣容,張牙舞爪的悲荒默劇大竄行,蟲蠅四濺,極度不祥,極度不安,但也極度的美。

演出資訊:
http://goo.gl/ZeBxv

參考影片  台北藝術節《偷窺哈姆雷特/歐洲之屋—哈姆雷特之無言序》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fkQxwGqjRE

如鋼筋、琵琶般的創作者–林文尹

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林文尹    攝影:張輯米

文字:張輯米

林文尹,一看到他本人肯定會覺得他與流氓無異,因為車爛而使得噪音極大的摩托車,正符合他那粗曠且隨時會與人幹架的感覺。但是與他聊天之後,卻會發現他的文學底子相當高,即使他平常並不會用那些我從來沒聽過的古文跟人對話,你是可以從他的一舉一動、用字遣詞當中,看出那隱藏在其中的才情。但也會看到他內心極為堅而不可破的那一面,只要他覺得不對,就堅決不作,逼他也完全無用。

十七歲就加入了臨界點劇象錄,演出《夜浪拍岸》、《謝雪紅– 一個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女人》、《同志光陰》等戲。後來還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獨角戲《鋼筋娃娃的琵琶》,會有這個怪異的劇名,其實是因為臨界點的田啟元為他取的。當時,他還是個小娃兒,可是那部戲的質感卻是如同鋼筋一般堅硬。與之衝突的是,戲裡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。

之後,林文尹認識了莎士比亞這個劇作家。他告訴自己,要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都作過一遍。於是,他邀請是高中生的莫子儀,以及台藝大同學廖怡綾(現改名為廖苙安)演出他的《哈姆雷特的最後一夜》。文尹把哈姆雷特重新剪貼,將其精神提煉出來。劇中台詞話語並不多,卻完全地展現在兩位表演者的身體之上。母后那用腳趾頭演戲的經典畫面,哈姆雷特將巨大石頭劃出一道鮮血直流,卻像是切開自己肚腹一般痛苦的畫面。搭配重金屬搖滾的音樂,這錯亂,這瘋狂,這悲慘的一生,在在都讓人至今難忘。

然而,在《哈姆雷特的最後一夜》頗獲好評之後,《魔法師》更是他其中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戲。林文尹將浮士德搬進了他劇場的世界裡,莫子儀飾演那既可愛又可怕的惡魔,而溫吉興則飾演老人浮士德。與《哈姆雷特的最後一夜》相異的是,《魔法師》展現出文尹大量的文學底子。大量的對話卻完全不冗長,在台詞的音律輕盈快步,甚至讓人有如出谷的黃鶯繞樑之感。

他衝突的個性從他的學習就可以看出來,雖然就讀台藝大戲劇系,卻選擇了鑽研劇場技術。因此,他不但是一個創作者,同時也是一個會裝燈、會CALL CUE的劇場技術人員。台藝大戲劇系畢業之後,便就讀了東華大學文學創作研究所,劇場創作便沉寂下來。這幾年,雖然他很少作戲,卻自己研究起音樂設計軟體。並且自己組了一個四人樂團「好兒童聯盟」,其實每一個樂手都是他一人,並在網路上發表 好兒童 所創作的音樂。

他與好友林聖加常常喝酒聊天,因此他們兩個成立了人舞界劇團,但是這個劇團始終不去立案。一個沒有立案的劇團,對於政府來說,就是無法申請補助。因此,他們所有的演出經費也只能來自於門票。這是林文尹浪漫的地方,他喜歡與觀眾打交道,而不是政府的書面表格。

沉寂的這幾年,他對於生命有許多體會。原本他「眼中就是全世界」的價值觀,似乎有了許多不同的沉澱,他開始像淬煉咖啡濃郁原汁般地一點一滴地釋出自己。從金穗獎獲得《花宅五十三號》最佳男主角開始,到臺北藝穗節五顆星的《惡露》,以及簡莉穎與黃郁晴叫好又叫座的《春眠》男演員。他都在極致地展現他生命歷程中的每一塊塊面,其廣度和深度都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圓,完整的人。

在這彎曲背繆的時代,林文尹。

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演出資訊

演出日期:11月2 ~ 4、9 ~ 11日

演出地點:牯嶺街小劇場2樓

全新劇場觀點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

將廣為人知的故事《哈姆雷特》加入全新劇場觀點!
像真實人生般,你只能看到、經歷眼前的,卻總聽到貌似全局的細語
表演舞台將一分為四,讓觀眾選擇其中一個角色的觀點
熟知哈姆雷特的你將可看到原始劇情中不曾顯現的
對哈姆雷特陌生的你也將看見莎翁的經典悲劇!!
11月2日起,兩週8場
購票去!! 點這裡 兩廳院售票系統
購票去!! 點這裡 兩廳院售票系統

製作人談琵琶

訪談側拍。攝影:張輯米

文字:張輯米

很高興邀請到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的製作人 張吉米,來談談這部戲的ㄧ些東西。讓觀眾可以了解一下,這部戲背後的各種秘辛。

輯:你對製作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的感覺是?

吉:我很興奮,當一開始文尹(導演)找我的時候,他跟我說﹝「我想作一個演員不會下臺的戲」。我聽了以為是圓形舞台,你知道那種觀眾圍住演員的。沒想到剛好相反,是演員圍住觀眾。而且還要把觀眾隔開來,迫使他們只能觀看某一個區塊,但是卻還要可以聽到全部區塊的演出。

我光想就覺得,這個劇本超難的吧!因為觀眾在觀看演前的場景,卻還會同時聽到其他場景的聲音以及隱約地看到兩邊區塊的演出,這不是相當地混亂嗎?但是也因為如此,我就更興奮了,因為這部戲大概也只有他才可能辦到。而且鄭智源(DM設計)拍了宣傳照之後,他也超興奮的跟我說「拍完回去之後,就超想看這部戲的!!」

我們光討論控制人員要怎麼控就花了超久的時間。因為四區完全被切開來,根本無法控啊!我們還想把控台架在牯嶺街二樓的天花板咧!!不過後來我們終於解決了,解決一個明知辦不到卻辦到了的難題,比起一千個容易完成的工作更讓人感到痛快。

輯:為什麼會找你當製作人?

吉:其實我比較擅長當自己演出的製作人,因為對我來說,如果我不了解或是對那部戲沒感覺,票房都會蠻爛的。所以後來我也不太接當製作人,避免搞死人。這次的製作人是文尹(導演)指定找我的,我開玩笑地猜他可能是覺得在小劇場學校裡面我最摳,可以擔任這個極度艱難的任務。但他找我的實際原因是,他覺得我會懂這部戲應該怎麼製作,不會當成生產一個個的罐頭來作。雖然小劇場學校也真的超級窮,除了場地租金有學員支付之外,我們驚覺一大堆雜支都正在一點一滴地把存款耗盡。

輯:你們的宣傳算是有點晚,會不會擔心?

吉:對,以一般的宣傳期來看,其實是晚了一個月。但是,我不希望在我還不了解戲,或是尚未消化,就幫戲作宣傳。我是那種反應比較慢的,了解一部戲會需要很多時間。不只是導演或編劇告訴我就好了,而是我需要花時間把他們說的轉化成畫面。讓觀眾看到不同媒介的畫面、文字感覺,藉此更趨近演出本身。觀眾在看到網路宣傳、拿到紙本DM,看到粉絲頁文字,我希望都可以不一樣。不然幹嘛當製作人,製作人就是整部製作的導演。所以,一旦我清楚、準備好之後,就不會有阻礙了。我的期望是,半個月內全部完售。

輯:你們的票價是怎麼決定的?

吉:好吧…我得承認,這票價是我擅自主張決定的。本來我和文尹確定的是350元,優待票320元。這是一般小劇場的票價,其實一定有人會買。但是,就在我最後精算出成本、預算之後,就還是決定大砍票價。這是因為今年暑假我擔任花樣年華青少年戲劇節的評審,和很多高中戲劇社學生聊天。我說你們可以多看點戲,不要老是看電視,不然劇本會被影像的分場所影響。

結果,他們說「劇場很貴阿!隨隨便便就五六百塊的,怎麼看的起…」我完全沒有招架能力,真的是事實啊!所以,我最後還是決定,把這部戲完全以電影院的票價作為基本票價,還依照電影院的優惠方式來賣優惠票。電影的票價就不會貴了吧?希望降到連高中生也可以看的票價,好拓展他們對於劇場的眼界,而不要只是看電視。

輯:這個演出分成了四區,到底看哪一區比較好?

吉:我個人會覺得,如果你已經知道哈姆雷特的故事,我強烈建議你選哈姆雷特以外的角色區。因為你是可以聽到全局的,但卻可以用截然不同的角度來觀看這個故事。

輯:還有想要對觀眾說些什麼嗎?

吉:嗯….當然很現實的就是請觀眾快去買票。但是,我更想說的是,這部戲過了演出檔期之後,我不希望搞個原班人馬再演。小劇場讓我著迷的不是精緻的重現,而是粗糙的唯一。嗯,就這樣,謝謝!

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

兩廳院售票系統
http://www.artsticket.com.tw/CKSCC2005/Product/Product00/ProductsDetailsPage.aspx?ProductId=oK4bYlG1GfwhjiKpGI1vaw

秋季鉅獻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

將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「哈姆雷特」的四個主要角色,以十三名演員的歌隊形式呈現。再以白居易「琵琶行」音律,將哈姆雷特拆解詩化。並將舞台拆分成四個獨立的時空,分別象徵哈姆雷特、叔父(國王)、母后以及奧菲莉亞。四種不同的個性,像是觀賞四齣不同主觀的「哈姆雷特」,觀眾將分別被隔絕於四個不同的區域,但又會清楚聽到全區。

小劇場學校秋季特別鉅獻《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》

如果您熟悉哈姆雷特,那麼絕不能錯過這特殊版的哈姆雷特!
如果您不熟悉哈姆雷特,更不能錯過這個意象化的劇場體驗!

演出場地:
牯嶺街小劇場2F(地圖)

演出日期
11月2(五)、3(六)、9(五)、10(六) 19:30
11月3(六)、4(日)、10(六)、11(日) 14:30

特別期間加演場
11月8日(四) 19:30

演出分區(每區限定9名)
哈姆雷特區、叔父區、奧菲莉亞區、母后區

母后區 — 濕熱的香汗淋漓於豐腴的乳房,在慾望的叢林裡舞動著。
哈姆雷特區 — 爆裂般地嘶吼於無盡黑暗,流出如血枯乾的黑色眼淚。
奧菲莉亞區 — 綺麗地、潔白無暇地,沉溺於蕾絲般的夢幻世界。
叔父(國王)區 — 如鬼魂般之無形、瀰漫於空氣中,裊裊地將空間扭曲。

票價
全票280元
優待票250元(見優惠折扣說明)

優惠折扣
◇兩廳院之友、誠品會員購ㄧ般票可享9折優惠
◇學生、65歲以上年長者、身心障礙人士及其陪同員一人可購買優待票(入場時請出示證件)
◇團體票20張以上可享9折優惠

售票系統

兩廳院售票系統
http://goo.gl/r43Mi

製作團隊

製 作 人:張吉米
導 演:林文尹
演 員:蔡雯婷、張零易、朱神龍、彭靖文、林沛穎、鄭欣怡、陳音錡、陳香夷、杜文賦、祁蘊文、莊郁芳、蘇偉慈、黃煒翔
導演助理:侯欣佑
燈光設計:賴亮嘉
舞台設計:鄭智源
舞台執行:朱昱嘉
平面設計:鄭智源
服裝設計:吳偉銘
平面攝影:莊坤儒、陳柏均

小劇場學校[L.T.S.]第二期短期班徵選招生(報名已截止)

「當表演成為藝術且日益精緻的今天,我們沒有忘記它作為勞動工人的精神面向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──小劇場學校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劇場學校(L.T.S.)短期班學員徵選招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這是一個強調非營利的劇場進修課程。小劇場學校在於透過長期計畫,建立一個結合劇場人力、資源,互利共生的平台;在以「人」為本的小劇場環境,架構出民間的人才培訓體系,進行劇場研習、演出實務、創作交流等工作。我們深知,自發性建立一所學校,是文化進程中必要的部分。歡迎您一起參與﹗

—課程資訊—
時間:2012年10/16起,每週二晚上,1830-2200上課, 共計十堂課。
地點:小劇場學校排練場(台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33號地下一樓之四)
師資:溫吉興。
課程內容:(一) 身體與聲音訓練 (二) 演員基本工作。
招生名額:12名(需通過徵選)。
費用:1800元(小劇場學校教學不收取任何費用,場地租借使用由學員繳交費用共同負擔。)。
*若無法全程上完課程(此指學員自行放棄課程,非指課程缺失),恕不另外退費。
*此為「連續課程」。若無法全程參與課程者,視同自行放棄課程。若自知無法上完課程,請勿報名參加徵選。

—徵選資訊—
對象:對劇場表演有熱忱並具自主學習特質、勇於自我挑戰者
時間:2012年10/07(日),1400-1800
地點:小劇場學校排練場(台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33號地下一樓之四)
內容:個人自我呈現(五分鐘,不拘形式)

—報名方式—
採網路報名,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spreadsheet/viewform?fromEmail=true&formkey=dFRjU2NXMDdDNTVlTTlJTEJtNWNPZEE6MQ

如有其他任何疑問歡迎寫信詢問,謝謝!
E-mail:littletheatreschool@gmail.com
徵選報名截止日期:2012年10月05日止